想點亮白色LED,電壓需要3.6V,因此單純靠一顆1.2/1.5V電池是無法點亮的。
但是只要增加三個零件就可以用一顆1.2/1.5V電池點亮它。
所增加的三個零件是鐵粉芯、自繞線圈、NPN電晶體以及1K電阻。
如下圖所示:
零件說明:
鐵粉芯線圈--我是從報廢的PC電源供應器上拆下來的小小鐵粉芯,然後用
一條紅色、一條白色單心線配成一對在上面繞了十圈(第十一圈就塞不進去
了),繞完後,總共有紅頭、白頭、紅尾、白尾四個線頭,然後將一個紅頭
一個白尾線頭相連(讓初極、次極線圈呈倒相狀態)再接到電池正極,另外的
紅白線頭則分別接電阻及電晶體C極。當然你也可以用漆包線來繞,大約繞
個10~20圈都很適用。
NPN電晶體--任何編號均可,例如2N2904、H945。
完成圖:
工作原理:
一開始,電流流經初級線圈、電阻到電晶體B極,讓電晶體CE極導通,因此
誘發電流流經次級線圈,它會抑制初級線圈內的電流讓電晶體截止。電晶體
截止瞬間,次級線圈產生的較高電壓就可點亮白色LED。之後,電晶體又會
回到導通狀態,如此進入導通--截止--點亮--導通--截止--點亮--導通--截止...的
無窮循環。
再製作:
從報廢光碟機的馬達拆下漆包線,重新繞製線圈,由於漆包線較細,所以繞
了21圈。亮度也比較亮一些。
實作:
拆解一個報廢的電子鬧鐘(股東紀念品),將零件塞入半個外殼再加一個滑鼠
拆下來的按鈕開關,就變成一個富含「廢物利用氣質」的克難手電筒。
半夜醒來看時間、上廁所倒也相當實用。
2014.1.26 新增 v2.0 版
線路一 LED 兩端的波形:
.
線路二 LED 兩端的波形:
兩個線路的震盪頻率都是數百 K 之譜。線路一的震盪頻率似乎比較會漂移。
有實驗精神的網友可以試試把線路二的2K2降為1K,10n 降為 222。初級40t,次級60t。
v2.0版實作後測量總電流,大約是 26ma。
2018 再製作
使用省電燈泡內的現成線圈,原有線圈維持原狀,當初級線圈使用,再反方向加繞線圈
當次級線圈。
由於是實驗性質,並沒有去算次級的實際匝數,只是隨手把它繞滿而已。但是初級的
實際匝數,也一樣不明。
再依圖一完成接線。結果,很亮:

.
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