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
我不是影迷,我只是偶而愛到「全台灣音效最好的電影院」看電影
的一個觀眾而已。
在日常生活的閑聊中,多次向親朋好友推薦這家「全台灣音效最好的電影院」。
近年最滿意的,是看「未來的未來」。(也許是整場人聲、樂器聲,所以更容易感受
其細膩感。若是滿場音效聲,就不會有這種感受)
之後的「阿凡達」則是因為不滿意畫質又跑去一家IMAX看,但是IMAX戲院
的影音品質與「全台灣音效最好的電影院」剛好相反(畫質好的音響差,音響好的畫質差)。
後來又去另一家IMAX看「闇黑無界」,一樣不滿足其音響(其實在很大聲中聽得出其
波形切削)。
個人看電影不注重3D,所以我應該是不會再去第三家IMAX了。
所以我的首選再度回到「全台灣音效最好的電影院」。
但是在看了「地心引力」與「怒海劫」之後,我對「全台灣音效最好的電影院」的認知已經
明顯發生動搖。
我覺得,以前在「全台灣音效最好的電影院」,連預告片的音響都發揮的淋漓盡致。但是
在看「地心引力」與「怒海劫」時都已經沒有這種感覺了。加上畫質也都欠缺銳利清
晰感(分別坐在17、19排)。
我已經在考慮,將來再去看一次,如果還是一樣的感覺,就會將它的美名從我個人的認知中剔除了。
也許有熟悉內情的人,可以告訴大家,這家「全台灣音效最好的電影院」在
「未來的未來」年代與現在之間,在人、事、物上是否有很大的變動?
2014年補充
在看完「明日邊界」之後,我再也不會向親友推薦有「音效最好的電影院」
這件事了。
看來,並不是只有我有這種感覺:
https://www.ptt.cc/bbs/Theater/M.1325014578.A.F36.html
看了作者 ebin 的「如果2009年有100分」這句話,我回頭查「未來的未來」放映年份,
還真的是 2009 年。
或許,對音響的感受只是一種「感覺」。但是,「感覺」真的不能比較嗎?
在我看過的戲院裡,我「感覺」最好的就是「未來的未來」之前的國賓以及單廳時代的長春戲院。
我一直在想,當年的國賓與當年的長春,會不會是同一個人負責校調的?
==
「房間是喇叭的一部份」,在音響空間的調整上是很重要的考慮因素。
以前的國賓、以前的長春,都把「戲院廳堂是喇叭的一部份」發輝到淋漓盡致。
同樣的五百萬音響搬到A先生、B先生家為什麼聽起來就是不一樣?因為「房間」不同啊。
戲院廳堂的音響效果,只靠器材很難克盡其功的。
戲院的影像要好,很容易。錢砸下去就有。
戲院的音響要好,很難。錢砸下不一定有。
好東西消失後,可能就真的永遠消失不見了...。
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